2009-06-06 16:54:21 來源:膠東在線 【字號:大中小】
記張裕酒文化博物館
張裕百年間生產的葡萄酒已是一條河,它翻騰著紫紅色的波浪,跳躍著,歡騰著,流向大江南北,流向大洋彼岸。它流向哪里,哪里就充滿了歡樂;它流向哪里,哪里的生活就溢光流彩,生氣無限。
歷史的味好濃
這奔騰的汩汩之河,已經不息不滅地流淌了100多年,它的每一滴酒里都滲透著歷史的故事,它的每一滴酒都散發著歷史的芳香。
19世紀90年代,清王朝已處于風雨飄搖中,曾為駐歐使臣、已是坐擁8000萬兩白銀的南洋首富張弼士,以天下為己任,決心走實業救國的道路,幾經斟酌,他選擇了開中國機制葡萄酒先河的目標。
煙臺碧藍的海水,綿長的海岸,肥沃的土地,特別是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的緯度吸牢了這位富有雄才大略的商界奇才的目光。
脫下長衫、西服,挽起袖口、褲管,張弼士帶領侄子張成卿開始了艱難的創業:最重要的工程是酒窖的建設,可這竟是難啃的骨頭。地處黃海岸邊,滲漏的海水一次次沖垮了砌起的窖墻。沖倒了,再砌;再沖倒,還是砌,凡二倒三立,歷時11年,終于建成。日本侵華時期,地上建筑幾乎破壞殆盡,而酒窖卻完好無損。
現在,從博物館展廳的一角,沿著青石砌成的螺旋狀階梯,就可進入大酒窖。借著閃爍的燈光,可以看到由南北四個短拱洞和東西四個長拱洞組成了規模宏大的隧道網。一個個巨大的拱洞由花崗巖砌成,拱頂由石頭發鏇,用水泥抹頂,拱洞既排列整齊,又相互連通,燈火閃爍中仿佛一座神奇瑰麗的地下宮殿。
當你懷著對歷史的敬意,帶著探求的欲望,走上拱洞的通道時,兩邊整齊地排列著的釀酒用的高大的橡木桶,像是兩隊等待檢閱的士兵。當你前行時,兩隊士兵又變成列隊夾道歡迎的莊重使者,令人油然而生一種莊嚴感。這里面不少橡木桶都有著百歲高齡,望著那深紫色的桶體,深黑色的鐵箍,讓人肅然起敬,它仿佛在向你訴說張裕的百年滄桑,又仿佛在回答一次百年的提問,那股深沉的歷史滄桑感會迅速地傳遍你全身的每根神經。
在這座宏大的地下宮殿北拱洞的盡頭,安放著三只桶王。酒窖剛建成時,它們弟兄三個就結伴在此落戶,窖有多久,它們就在此多久。遠遠看去,似一塊巨石,又似一座小山。當你懷著朝圣的心情來到它們面前時,還是會大吃一驚,桶有二人多高,三米多粗,每只桶可儲酒15噸,一個人一天喝一斤,一生也喝不完。站在三個“桶王”前,每個人都會發出這樣的叩問:這么大的桶是怎么安放的,是先筑窖還是先放桶?張裕的先輩留下了何等的輝煌啊。
圍坐在酒窖一角厚重方正的木桌前,按照導游小姐教給的方法,輕搖半斟葡萄酒的高腳杯,在微微晃動的酒光中,你會看到張弼士立志報國的豪邁身影,也會體察民族工業先驅們的民族精神。淺飲著散發著歷史芬芳的陳釀美酒,你會陶醉、會振奮,這是任何品牌的葡萄酒都不可比擬的。
文化的味好香
張裕奔騰不息的葡萄酒的河流,始終流淌在中華文化的河床上,它的每一個細胞里都滲透著文化,都發散著迷人的文化芳香。
其實,這文化的芳香不僅來自那堅實寬敞的河床,100多年間還有過無數的達官貴人、詩人畫家、專家學者被它吸引,為它歌唱。那些文化的因子,如釀酒必需的活性干酵母一樣,全已滲入酒中了。有了酵母的發酵,它怎能不更加醇厚和芬芳。
珍品廳中層層疊疊的題辭、詩賦、繪畫就是永遠充滿了活性的干酵母的貯藏室。在這里最令人注目的是孫中山先生的題辭。1912年8月22日,孫中山應袁世凱邀請赴北京議事,途經煙臺作短暫停留。煙臺各界歡迎會結束后,中山先生在眾人簇擁下參觀了張裕公司,他饒有興致地品嘗了酒窖中陳釀的葡萄酒和白蘭地,頻頻點頭表示贊賞,此時總經理張成卿早已備好筆墨紙硯,請中山先生題辭。中山先生提筆在手,略作思忖,以雄勁的楷書寫下:“品重醴泉”四個大字,又換一支小筆題了上下款,并鄭重地鈐蓋了朱印。這是孫中山一生對企業的惟一題辭,因為他非?粗貜堝鍪康娜似,曾贊揚說:“張君以一人之力而能成此偉業,可謂中國制造業之進步”。題辭是對張裕葡萄酒的贊揚,也可看作是對張氏人品的肯定。
在眾多題辭中,江澤民總書記的題辭更令人倍感親切和大受鼓舞。1992年江總書記興致勃勃地親臨張裕視察,在聽取匯報結束后,煙臺市博物館館長雙手捧出一只錦盒,然后把錦盒里的長卷徐徐打開,長長的包首后露出孫中山親筆題寫的“品重醴泉”的大字,雖是80余年前舊物,但因細心珍藏仍墨色如新?倳浤窨戳艘粫䞍,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總書記回到賓館,略作休息后,運墨提筆,欣然題寫了:滄浪欲有詩味,醞釀才能芬芳。
這飽含詩情與哲理的題辭是對張裕的鼓勵和鞭策,也為張裕留下了最珍貴的墨寶。
展廳中還懸掛著華國鋒的題辭“爭雄”。用傳統的觀念看,先后三位“真龍天子”駕臨此處,這在全國是絕無僅有的,這是何等的榮耀,他們所注入的文化又具有何等的力量啊。
百日維新的策劃倡導者康有為也曾兩次到過張裕,這里的葡萄美酒慰藉了他冷漠的心靈,沉寂的心迸發出詩的靈光,他提筆寫道:
深傾張裕葡萄酒,
移植豐臺芍藥花,
且避蟹鰲寫新句,已忘蒙難征蓮華。
后來康有為又寫了一首,這詩書俱佳的題詩總會吸引游人的目光。
在這文化的貯藏室里,張學良所題“圭頓貽謀”四個峻拔有力的大字也十分醒目。還有宋子文的題辭“芳冽馳譽”;劉海粟的題辭“醇厚芳香,朝暉光燦”等等,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美酒是需要文化滋潤的,在中國歷來文化與酒是密不可分的兄弟,酒文化的高低決定著酒品位的高下,摻入這么多墨香,有了深厚文化底蘊的張裕美酒怎能不光彩四射,獨占鰲頭呢?
在珍品廳的近旁,向自動品酒機投上一元硬幣,一杯晶瑩剔透的葡萄酒便流向了杯子,帶著濃濃墨香的芬芳,立刻激活了你心中沉睡的詩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飲下這杯濃濃的歷史的酒,還會有不沉醉的嗎?
現代的味好美
張裕的酒河,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連著大海,通著世界,海風吹拂,河水激蕩,與世俱進,它每時每刻都發散著清冽新鮮的氣息。
張弼士是引領張裕走向現代的先驅。這位商圣從公司創辦那天起就把公司定位在世界的坐標上,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已經把中國的文化、技術深深地植于自己生產的葡萄酒中,并形成自己的獨特風味。1915年當他聽說要在美國舉行萬國博覽會時,不顧已是75歲高齡,主動請纓帶隊參加博覽會。家人因他年事已高,阻他前去,他說“生為中華民眾,當效力于中華民族”。
天不負張,飽含著張氏心血和淚水的,浸潤著中西文化的張裕白蘭地、紅葡萄酒、味美思和雷司令在博覽會上一舉奪得四塊金牌。張弼士這位英雄壯志得酬,不禁喜淚橫流,雖是垂垂老翁依然雄心滿懷,在慶祝酒會上,他高舉斟滿味美思的酒杯,慷慨陳詞:“在這盛大的酒宴中,一眼望去,錦繡華堂,全是令人自豪的東西。早在世界馳名的中國大菜,享譽環球的中國瓷器,還有這獲得國際金獎的中國名酒,都是舉世無雙的東西,唐人是了不起的,只要發奮圖強,后來居上,祖家的產品都要成為世界名牌”。
這些話像活性干酵母在代代張裕人的心中發酵,F在的張裕人更是光大了這種精神,努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張?ㄋ固鼐魄f就是一個美麗的杰作。張!たㄋ固鼐魄f聳立于萬頃綠野中,十分醒目,它是法國人馬塞爾·米拉德設計的,遠看非常像一座歐洲的古城堡。樓高三層,東西長近百米,屋頂上建的是一排歐式的尖頂天窗,中間聳起了一座塔形樓,尖頂高聳云天,很像教堂里的鐘樓,更強化了整座建筑的歐洲風格。樓體通為白色,邊線以淺灰磚裝飾,給人一種飄逸和富有青春氣息的感覺,很像是一位身著白紗的法國女郎站在綠茵叢中微笑。
酒莊的大廳地面上是一對外國男女裸體浮雕,并刻有“上帝將人分為二半”的希臘文字。墻上則掛著西式掛毯,上面編織了一幅幅西人采摘和踩葡萄的圖案,使人有進入異國他鄉的感覺。由此往里,你會看到寬大的車間里密密麻麻、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閃閃發光的高約五米的不銹鋼罐,這是葡萄酒發酵車間,設備全是從法國引進的。不遠處又是一條從意大利引進的包裝生產線,洗瓶、裝瓶、貼標、裝箱,整個過程全是自動化,酒瓶在生產線上勻速地運動著,一個緊接一個,像是排隊前行的學生,也像即將列隊遠行的士兵,瓶子間輕輕碰撞,奏出美好的輕音樂,讓人陶醉。
這里的地下酒窖展現了與百年老窖完全不同的風貌。酒窖構造不再是一個個拱洞,而更像一座座寬敞的大廳,大廳里整齊地擺放著一排排從法國進口的橡木桶,木桶保留了原木的顏色,灰白而放亮,嬌美可愛,整個酒窖發散著濃濃的柞木的清香,先進的空調系統把酒窖調節到最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徐行漫步間,你會覺得這座酒窖比老酒窖更氣派、更科學、更現代。
酒莊的三樓被裝飾成地道的法蘭西格調的酒吧,繞窗一周五彩繽紛的酒莊全貌盡收眼底:近處是一眼望不到邊的翠綠的葡萄園,一行行葡萄沿著石柱組成的軌跡豪情滿懷地奔向遠方;稍遠些是金黃的海灘,在陽光下發著金子般的光澤;再遠處是碧藍的大海,那里正有航船游弋,海鷗翻飛。有大海、沙灘、陽光的地方是最適宜葡萄生長的地方,張裕為葡萄找到了比當年東西葡萄山更好的成長之家。
伴隨著悠揚的音樂,身材苗條的女服務員在長桌上放好兩只酒杯。粗圓的高腳杯里斟的是蛇龍珠干紅,打眼望去,酒是令人喜愛的紅寶石的顏色,拿在手上輕輕搖動杯子,一股雨后帶著露珠的青草的香味直入心脾。細長的高腳杯里斟的是霞多麗干白。只見酒液發著透明的金黃色,輕輕搖晃,一股炒杏仁,也像晨間槐花的清香直撲鼻中。
遠眺藍天大海,金灘綠樹,身處西式風格的酒吧,忍不住把蛇龍珠飲入口中,當微微的酸澀化作了醇厚,一股芳香直入胸中時,你會發自肺腑地感覺到:這舉世無雙的美酒里,有文化、有歷史,更有著強烈的現代氣息啊!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