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2 16:30:22 來源:牟平區廣電局 【字號:大中小】
抗日戰爭時期,膠東軍區司令部曾設在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許世友友司令員在這個鎮的埠西頭、后垂柳、郁都等村住過好幾年,領導和指揮了膠東抗日斗爭,與當地老百姓結下了深厚感情。
今年2月28日,是許世友將軍誕辰103周年紀念日。前不久,記者前往煙臺市牟平區觀水鎮采訪。在當地老百姓的深情追憶和樸素敘述中,我們聽到了將軍當年的許多傳奇故事。
“馬騎得好,箭射得準”
埠西頭村的矯善訓是許世友當年的房東,提起將軍,老人記憶猶新:1942年3月的一天夜里,許世友的部隊來了,住在俺村,司令部設在我家前面那棟房子里。許司令員住俺家南屋,警衛員住北屋,東屋住著警衛排。警衛排有30多匹馬,每個戰士都配長、短槍,還有指揮刀,個個精神威武。許司令騎一匹紅色大洋馬,警衛員騎棗紅馬,馬飼養在村民矯左訓家的閑房子里。許司令員愛好射箭,弓是鐵的,別人拉不開,只有他能拉開,用紅布包著,掛在警衛員屋里的墻上。我還擺弄過。
郁都村原支書肖培朱回憶說,許司令員住在村民肖曰山家時,經常在村北向榆林村大壩上射箭,一箭射得老遠,指哪射哪,箭法很準。
談起許世友將軍騎馬射箭的愛好,后垂柳村原村支書矯德旺同樣印象深刻:俺村地勢隱蔽,進出方便,易守難攻。許司令員先后8次來俺村住,就住在村民矯希勇家里。他喜歡騎馬,紅色大洋馬,在矯希勇家南屋飼養著。許司令員幾乎天天早晨在村西河騎馬,村里大人小孩都看見過,那馬跑起來和飛一般。而且,他槍打得準,箭射得好。有一次,就在村西頭,他用弓箭射喜鵲,一箭命中。當時有許多人在旁邊圍觀,都說“玄了”。
“好打籃球,愛看秧歌”
離休干部肖旭東眼中的許世友將軍,平易近人,充滿情趣:許司令員愛打籃球,經常和郁都村的民兵打球;@球場在村南邊,籃球架是用木頭做的。許司令員打起球來和小青年一樣,跑起來颼颼的,三步上籃,一投一個準。一打球,特別是在晌午的時候,干部戰士、全村男女都去看,熱鬧極了。
村民矯德旺回憶道,許司令員愛看大秧歌。他不但自己愛看,還讓部隊跟著學。在俺村住的時候,曾兩次組織部隊與村里搞聯歡。有一次,警衛排長徐培湖帶著全排戰士上臺表演大秧歌,還表演了獨幕劇《不要殺他》。許司令員和很多干部戰士、老百姓一塊兒在臺下看,笑得前仰后合。1942年陽歷年,為慶祝反“掃蕩”勝利,許司令員下令,把四個軍分區的秧歌隊都調過來,在俺村匯演。那場面,從未見過。說你不信,許司令員的夫人田普,就是扭大秧歌時讓他給相中的。
“說話嗓門大,好幾里地能聽見”
“許司令員講話嗓門大,好幾里地都能聽見”。離休干部楊文照介紹說,這種說法在埠西頭一帶老百姓中傳了好些年。
當年,膠東軍區、行政公署機關駐地在埠西頭一帶,軍區經常在這里召開各種大會,我記得在西留疃村就開了三次重要會議:
檢閱民兵大會。1943年,棲霞、海陽、牟平、牟?h的民兵、全副武裝,接受許世友司令員等軍區首長檢閱,會場在村西河灘上。許司令員在會上講了話,講了半個多小時,特別振奮人心。會后,民兵進行了地雷戰、“麻雀戰”等戰術表演。郝家埠村制造的擲彈土炮,海陽縣民兵自制的木炮,還有從日寇手中繳獲的各種武器也都參加了演示。這次檢閱激發了民兵抗戰到底的高昂士氣。
戰利品展覽大會。展覽會在村小學舉行,展覽了三天,展品全部是從日軍手中繳獲的,有日軍重機槍“老黃!、降落傘,各種槍枝、彈藥。干部、戰士、民兵、學生及普通村民都去參觀,這次展覽大會使根據地人民深受鼓舞。
膠東軍區英模大會。1944年,在西留疃村小學召開了英模代表大會,會期三天。許世友、林浩、曹滿芝、賈若瑜等領導出席會議。與會英模都是胸戴大紅花排隊入場。這次會議會場警衛嚴密,不能隨便進入。
軍區召開大會,有時老百姓也可以參加,只是被安排在后面聽,前面是部隊。許司令員講話都用麥克風。老百姓在會場后面只能聽見他的聲音,看不清楚人,加上從來沒聽說過麥克風那玩藝兒,便誤以為許司令員嗓門大。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也就有了“許司令員嗓門大,好幾里地都能聽見”的說法。
“晚上睡覺,不關街門”
矯善訓老人回憶說,當時,膠東農村每家每戶都是獨門獨院,正房三面有圍墻,圍墻臨街修一門樓,叫街門。白天,多數人家的街門是敞著的。到了晚上,家家戶戶的街門都是閂著的。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晚上睡覺前閂街門,是挺重要的事。
許司令員在我們家住時,門外有好幾道崗。他囑咐戰士:“晚上不用關街門,關了還得開!弊詮乃∵M俺家,晚上街門不關。開始,俺家的人都納悶:怎么回事,晚上老不關門?為此,俺爹去關了兩次,都被警衛員阻止了,說是許司令員不讓關門的。后來,俺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
原來,許司令員每天晚上不是出去開會,就是下部隊,再不就是在作戰室里研究戰術、敵情,經常是深更半夜回來睡覺,早晨起得又早。每次出出進進,警衛員都要開門。農村的街門門墩是石頭的,開門關門有響聲,特別是夜深人靜的時候,響聲更大。許司令員怕影響俺家和周圍住戶休息,這才吩咐衛兵晚上不許關門。
從此,晚上不關街門,成了警衛排的一條紀律。你可別看這是件小事,在老百姓心中分量可重了,單憑這一點,就足以說明許司令員心里處處想著咱老百姓。
“愛兵如子,痛悼常倫”
埠西頭村原村長劉美英,對許世友將軍愛兵如子的高尚情懷贊不絕口。她給我們講述了將軍當年痛悼戰斗英雄任常倫的故事:1944年11月14日,任常倫犧牲的消息傳出后,膠東軍區指戰員和根據地的廣大群眾無不悲痛萬分。許司令員聞訊后,熱淚盈眶,心情激動。任常倫是許司令員比較了解的一位排長。他作戰勇敢、屢次立功,先后9次負傷,身上的傷一直沒有痊愈,肩膀里還嵌著敵人的彈片。當時,他剛剛參加完山東軍區戰斗英雄代表大會,并榮獲了一等戰斗英雄稱號,回來后還未來得及給部隊報告大會盛況……多么好的戰士啊。
任常倫的遺體,臨時安葬在俺村村南的短平崗上。墓前豎立了高2米,寬60公分,厚15公分的木制墓碑,墓碑上方鑲嵌著朱紅色的五角星。搭建的松柏陵門上,綴滿了白色的紙花。安葬前,許世友司令員把自己的一套軍裝穿在任常倫身上,以慰烈士的英魂忠骨。許世友司令員愛兵如子的感人事跡被廣為傳頌。
為了悼念任常倫烈士,膠東軍區在俺村召開了追悼大會。主席臺是用木板臨時搭起來的,面向南,后面用葦箔圍了起來,上面掛著幕,周圍擺著花圈,站著許司令員的警衛員。膠東軍區、行政公署的主要領導參加了大會,任常倫的母親、妻子也來了,臺下還有一個團的干部戰士。開追悼會那天,許司令員滴水未沾,他熱淚盈眶,懷著沉痛的心情致了悼詞,并號召軍區干部戰士向任常倫學習,學習他救亡圖存、英勇殺敵的精神,再接再厲,打擊敵人,盡快地把日本鬼子趕出中國,為死難烈士、死難同胞報仇。許司令員講話完畢,會場頓時肅穆莊嚴,群情激憤,軍民無不為任常倫的英雄氣概所感動,為許司令員的號召所鼓舞。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