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2 10:52:00 來源:膠東在線 【字號:大中小】
一座城市,就如同一本書。徜徉街頭,如同翻閱一頁頁或泛黃、或清新的紙頁,那些歷久彌新的故事,便也從這些紙頁中隱隱透出。這本書的封面,則是無數這些語句融匯而成的一瞥驚鴻。而地標建筑,就是城市的封面。
煙臺,是一部一直在完善再版的鴻篇巨著。品讀起來韻味悠長,卻又常讀常新。作為我國首批開埠城市之一,這里承載了太多的榮辱,發生了太多的故事。百年煙臺,城市在變化,人們在變化,這里的地標也在隨著時間不斷翻新。而每一次地標的變化,都見證著煙臺的前進與發展。今天,就讓我們掀開煙臺文化地標——所城里的神秘面紗......
1
suo
cheng
you
lai
所城里位于煙臺市中心最繁華的商業街——南大街東段的南側,是老煙臺的標志之一。 提起所城,居住在煙臺的人幾乎都知道,這里是煙臺城市最早的雛形,它記錄著老煙臺的發展與變遷。
所城建于明代,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為海防設奇山所,駐防軍東通寧海衛,西由福中前所,以達登州衛,設墩臺狼煙,俗呼之為煙臺。煙臺之得名,由此而始。所建城池,后俗稱所城。
所城街巷除東西大街稍寬,其余都很窄,最窄的地方能“夾死驢”,然而這里卻是煙臺街巷的源頭,煙臺的大馬路、小胡同都是從這里延伸出來的。
(照片作者:欣悅)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設立“奇山守御千戶所”,建文二年(公元1401年)所城建設竣工,奇山所成為山東北部沿海登州衛和威海衛之間最重要的海防守御門戶之一,據明嘉靖《寧海州志》上卷,奇山所設正副千戶、百戶、吏目一人、鎮撫一人、京操軍春班二百一十七人,秋班二百八十一人,城內奇山倉設大使一人,攢典一人;城守軍余一百一十三人,屯田軍余六十六人、屯田六十七頃五十畝、屯糧八百一十石,演武場在所城西一里,墩堡七,分別為清泉、現頂、黃務、西牟、木作、埠東、熨斗(即煙臺山烽火煙臺)。據明代《籌海圖編》“山東兵防官考”,還有捕倭軍七十五人。根據張、劉二姓家譜可知,其守軍大多來自北京。
順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年衛所裁撤,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設奇山社,奇山所城逐漸成為張、劉、高、夏等千戶、軍戶后裔的居住性聚落。隨著人口的繁衍,至乾隆初年奇山所城內有過一次大規模的民房和宗祠廟宇建設活動,所城東西南北城門外漸次成村,共有十三個之多,稱為“十三村”。
《鳥瞰所成里》作者:刺兒頭
隨清末煙臺海上貿易的發展和近代城市開埠的影響,城墻上及城墻內外已遍布房屋,成為城市居住街區,所城張、安、劉等家族主要以經商和出租經營房產為業。
《鳥瞰所成里》作者:刺兒頭
1949年后城墻、城門樓、牌坊及部分廟宇祠堂等公共建筑漸次拆除,院落內部搭建漸多,上世紀90年代后隨人口增多和外來人口的入住,奇山所城內的民居有一定程度的改造拆除和重建。
2
li
shi
wei
dao
歷經600余年的奇山所城,比始建于明永樂4年(公元1406年)的北京紫禁城還要早8年。
當人們從喧鬧的城市大馬路走進寧靜的所城街巷,便會領略到它大隱于市的獨特魅力,感受到它所承載的重要歷史人文價值。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街區歷史文化價值
奇山守御千戶所城,作為煙臺城市形成發展的區域中心,以及明代海防軍事衛所體制的見證,傳統居住街區的空間歷史風貌非常純粹完整,是中國保存最完整的明清衛所城池之一;其南側靠山塔山山脈如朱雀展翅,北向面海煙臺山似靈龜探海,左右玉皇頂和葡萄山則如青龍、白虎,是中國最典型的按風水理念選址建設的城池之一。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這里那些青磚建成的小院,藏身現代都市之中,高樓大廈之間,散發著古樸脫俗的老煙臺味道。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穿行所城街巷之間,撫摸著古老的木門、石墻,你能感受到歷史的沉淀和物是人非的滄桑。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每一扇木門的背后,都塵封著許多關于老煙臺和老煙臺人的故事。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照片作者:高壓漏電)
(照片作者:大冰)
奇山所城歷史環境要素,根據現狀調查,主要分為歷史構筑物、影壁門頭、拴馬石、磚石龕符、古樹名木等五大類型。
(注:圖為拴馬石 作者:棒棒牛)
(注:圖為所城里居民家門口的石獅子 作者:夜鶯990608)
(注:圖為所城里民宅古老的門栓 作者:夜鶯990608)
3
mei
shi
wei
dao
除了獨具特色的明清古建筑群落,刻在煙臺人記憶深處的還有所城的地道家鄉小吃。
大柳樹的餛飩鋪,
老煙臺人都吃過的味道
(圖片來源網絡)
配上火燒,十塊錢的簡單滿足。
(圖片來源網絡)
1995年開張的友利砂鍋,
(圖片來源網絡)
簡單可口的家常菜,分量十足,
配上4元一碗的現熬芝麻糊,溫胃暖心。
(圖片來源網絡)
當然,不能不提煙臺最有名的小吃“燜子”。
4
sheng
huo
wei
dao
飽餐過美食的午后沏上一壺清茶,
(照片作者:大冰)
蹲在舊書攤前翻翻“古董”,
(照片作者:大冰)
(照片作者:ae樂樂)
(照片作者:大冰)
坐在布滿爬山虎的墻角,
(照片作者:ae樂樂)
(照片作者:煙臺歡迎您)
聽聽拉呱的大爺大媽講述那些關于老煙臺的故事。
(照片作者:楚楚的天空)
(照片作者:棒棒牛)
喜歡寧靜的所城人可以很幽默,
(照片作者:楚楚的天空)
所城人也可以很文藝,
(照片作者:欣悅)
這一切的厚重、古樸、愜意、隨性的文化生活,
就是所城抹不掉的老煙臺味道……
The End
編輯:劉艷冰
視頻:楊富鈞、鄧俊彥(航拍)
配音:寧夏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