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10:06:54 來源:新華網 【字號:大中小】
新華社長沙1月10日電(記者 崔俊杰 李紫薇)羅子國城遺址(羅城遺址)考古發掘及專家現場會9日在湖南岳陽市屈原管理區舉行。與會專家認為,羅城遺址北部小洲羅地點出土大量春秋中期甚至更早的遺存,屬于湖南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一批典型楚文化遺存。這充分說明,羅城遺址是目前所知典型楚文化進入湖南最早的地點之一,可謂湖南被正式納入中原王朝治理體系的起點所在。
2020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小洲羅地點進行考古發掘工作,發現一批可能與制陶制石等手工業活動相關的取土坑、陶窯和建筑等遺址,以及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灰坑、水井等遺址,并出土了一批年代集中于春秋中晚期階段的陶器、石器等遺物。據了解,實際發掘面積約2500平方米。
“這些遺跡表明文獻記載的楚人遷羅事件并非空穴來風,羅城遺址可能是楚國安置羅國遺民的地方!焙鲜∥奈锟脊叛芯克^員、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盛偉說,這些陶盆、陶罐等器物及組合方式是典型的楚文化風格,與湖北江漢平原地區春秋晚期的陶器高度相似,而與湘江下游臨湘大畈遺址為代表的本地同時期文化遺存有較大差別,說明當時羅城遺址所居人群并非湖南本土居民,而可能是來自江漢平原西部地區的楚文化系統的遷徙人群。
專家推測,羅城遺址可能是文獻記載的羅縣所在。戰國時期,實力強大的楚國加大對南方開發力度,并設置羅縣。2015年,羅城遺址曾出土少量春秋晚期的陶片和戰國時期的城垣,且城址面積約20萬平方米,主要文化面貌表現出典型楚文化的特征。相傳,楚國詩人屈原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就在這里度過,汨羅江畔還流傳著屈原行吟的傳說,當地至今還保存有高大封土的高等級墓葬,民間稱為“屈原十二疑!。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