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10:54:08 來源:人民網 【字號:大中小】
《無盡的思念》《難忘的地方》:王開忠著;學習出版社出版。
王開忠《無盡的思念》《難忘的地方》兩部新作,收錄作者的散文、報告文學、游記代表作,生動展現時代的精神風貌,用文字表現真善美的力量。
兩部作品寫人、記事、談創作,能看出作者多文體寫作的深厚功力。百余篇文章里,既有《小安挑大梁》《泥瓦工的膽量》《潘大斧子》等記述先進人物的文章,也有《這里通向大!贰渡澈鸶琛贰洞┰脚d安嶺》《壯烈京原線》等全景展現重大工程建設的作品,還有《憶杭州》《多彩云南》等寫風景名勝、城市鄉村的游記。這些文章緊扣時代脈搏,寫出了生產建設一線的火熱干勁,還巧妙借用歷史典故,結合當下現實,暢談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哲理思考。
文字真實感人。這份真實,得益于作者用文字還原現場的能力。比如描寫木工潘從富,引用工友的話“不管在什么時候,他這把‘斧子’總是沒命地朝前砍,從不往后縮”,展現了潘從富為開掘隧道戰天斗地的精神;“永不解凍的大地發出吱吱的呻吟”“直徑20厘米的鋼管被凍裂”,通過這些極致的細節描寫,還原興安嶺施工現場的嚴寒天氣。作者以敏銳眼光抓住不同場景特點,寫出強烈的在場感,展現出不同歷史時期奮斗者們的昂揚面貌,謳歌他們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讀之令人鼓舞。
飽含人文情懷。作者上井岡山,走長征路,登寶塔山,注目南湖紅船的革命文物,感懷老一輩革命家打很多補丁的睡衣,以其見聞和思考,帶著讀者領略紅色歷史的閃光細節,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許多生動鮮活的材料。寫其他風景名勝,作者也往往從風光轉入人文,知史明鑒,借物詠志,賦予景色厚重的文化韻味。游云南,他用心收集七彩勝地的歷史故事,讓讀者在感受神奇石林、浪漫洱海、絕美三塔的同時,品味人文之美。行走西湖,不僅描繪湖光山色里的蘇堤韻味,還用簡潔有力的文字,解讀歷史故事里英雄的浩然正氣。這些故事將祖國的大好河山與悠久歷史融匯起來,讀來有收獲、有感悟。
文學創作論部分是兩部著作的點睛之筆。作者認真梳理總結幾十年來的寫作經驗和讀書體會,帶著問題談寫作,剖析作品講方法。如談游記創作,以《赤壁賦》《小石潭記》《天上的街市》等名篇為例,抓住幾個字、幾句話的精妙之處,細講深講為什么這樣寫、怎樣寫才有趣味。談散文創作,則提出“小中見大、寫出詩意、托物言志、要有激情”四點要義,將自己寫作時謀篇布局、斟酌字句的過程娓娓道來。作者以“筆下一滴墨,胸中百卷書”為座右銘,數十年來始終堅持讀報學習,光是剪貼報刊上的好文章,就分門別類積累了15本。他常說:“寫作是門大學問,學習借鑒才能不斷進步!弊髡呱罡凶约旱奈淖诌有提高的空間,于是大量閱讀、不斷學習、認真反思,總結如何精進寫作的方式方法,并將其分享給讀者,值得細細品讀。
熟悉作者王開忠的人都知道,他對新聞工作和文學創作充滿熱愛,帶著這份熱愛寫下許多催人奮進的文字。當我們翻閱這兩部作品,仿佛與一位勤奮學習、筆耕不輟的寫作者和思考者對話,分享創作的樂趣,汲取文字的力量。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