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7 11:36:23 來源:黃海散文 【字號:大中小】
大江東去與曉風殘月的交響——孫秉偉文集《煙雨人生》序言
文/許晨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這是北宋大文豪蘇軾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前半闋,讀來猶如黃鐘大呂壯懷激烈,千百年間被譽為豪放派的代表之作。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這是與蘇大學士同朝代的著名詞人柳永柳三變《雨霖鈴》中的后半闋,品味則是小橋流水情感惆悵,有史以來被視為婉約派的典型詩詞。
其中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據南宋俞文豹《吹劍錄》載:東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歌,因問:“我詞何如柳七?”對曰:“柳郎中詞,只合十七八女郎,執紅牙板,歌‘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惫珵橹^倒。
大意是說:蘇軾在玉堂署任職時,問一個擅長歌詠的幕僚他的詞和柳永相比較如何。此人對他們的藝術風格了如指掌,引了二人各自詞作中的千古名句,說明了柳永詞嬌婉細膩,蘇軾詞豪情萬丈。東坡拍手叫絕,感到評價甚佳。
時光如流,白駒過隙,在二十一世紀的壬寅虎年春天里,我的電腦屏幕上展開了一部名為《煙雨人生》的文學作品集,作者是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原濟南鐵路局青島鐵路分局文聯秘書長、青島市文聯第六屆委員、寶刀未老志同道合的文友孫秉偉先生。
選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泡一杯明前龍井,我細細瀏覽審讀這部文集,驀地,靈感如電光石火一樣掠過腦際,情不自禁聯想起了古人關于豪放與婉約的品評。盡管現而今的文化人不能與歷史上的文豪墨客相提并論,但其中絲絲縷縷的文風詩意卻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二者兼而有之,堪稱一部“大江東去與曉風殘月的交響”之曲。
不是嗎?請各位文朋詩友隨著筆者的思路看一看吧。
孫秉偉出生在青島解放那年,也就是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真正是一位生在紅旗下,長在新社會的共和國同齡人。無庸諱言,他經歷過艱辛時光、動蕩年代,以及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參加工作后做過鐵路機車乘務員、機關秘書、工會主席等,是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擔任過青島鐵路文聯秘書長。
他們兄妹七人,孫秉偉是長子,自幼便擔起幫助爸媽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他放棄高考改為去上中專,就是為了早些參加工作貼補家用。而在國家遭遇三年困難時期,以及上山下鄉運動來臨之際,他更是以“大哥”身份想方設法為父母分憂,為弟妹解難,就好像中央電視臺熱播的電視連續劇《人世間》,其中所描繪的普通人家似的。
這樣的人生歷程,這樣的時代大潮,勢必會給孫秉偉的為人處事和眼界心胸打下深深的烙印。一方面,他隨著共和國的發展變革經風歷雨茁壯成長,充滿了陽光向上的“家國情懷”;另一方面,他那幫助家庭親友的責任感,也會自然而然萌生出了細致柔和的“兒女情長”。因而,加之古典詩詞的修養和對于文學藝術的愛好,培植滋養了孫秉偉上述滿滿的“正能量”。
毫無例外,這些均體現在他潛心編撰的此文集中。因了好學上進,愛好寫作,多年來常有文章見諸于報刊,還有自己的博客和公眾號并加入了齊魯壹點號平臺,他精選出了上百篇文稿,編為“至愛親情”“家國情懷”“七彩珠璣”“俗世紅塵”“世間冷暖”“驛站心語”等七輯。全面縱覽深入閱讀,生動感人,我以為具備這樣一些特色:
一是情深意長。無論是從大處講得紅色江山、家鄉變化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還是從小處說得至愛親朋、家長里短抑或相逢何必曾相識的“點頭之交”、凡人瑣事,作者均投入了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我們知道,文藝作品不管是小說散文、報告文學,還是影視戲劇,都需體現出一個“情”字:友情、愛情、親情、鄉情等等,只有盡情抒發了如此情懷,才能打動讀者、觀眾,起到寓教于樂的藝術效果。孫秉偉先生的作品即是如此。
打開書本,我們最先領略到的就是一組懷親作品,其間有祭奠逝去的父母老人,懷念命運多舛的姨母、情同手足的兄弟等親人?吹贸鰜,作者是位孝子,字里行間充滿了依依不舍、深深眷戀。尤其《銘記那些沉痛的文字》《那一束清淡的白丁香》《一針一線老娘情》等文章,攝人心魄。請看《此情綿綿無絕期》中的描寫:
在臺北的表妹把我姨母去世的噩耗傳遞了過來。老人家終年90歲。表妹說,姨母在彌留之際,弱弱地說,她就要去天堂見她的三姐了。聞此言,我不禁老淚縱橫。
姨母的三姐就是我的母親。母親已走了五年了。我對著母親的遺像說,媽,我姨母就要去天堂找您做伴了,你們姐妹又要重逢了,媽,我好想您,也想姨母!平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令人怦然心動。
二是正直向上。盡管幼時經歷過風雨坎坷,但畢竟是受黨培養教育多年的工人出身的企業領導干部、文化工作者,孫秉偉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初心,追求真理真知,對我們黨的綱領、國富民強和民族復興“中國夢”的信念,堅定不移。事實上,當今社會上有些人“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總要把個別不盡人意的事情放大開來,抹黑國家。其不僅無益于糾偏改錯以利再戰,反而會被心懷鬼胎的人利用。本書作者始終正氣凜然,熱愛祖國和時代,讓生活充滿陽光。
這在文集中的《五星紅旗遐想》《鐮刀錘頭之歌》《劉公島·家國情》《鐘表樓子的訴說》《多難興邦》等篇章中表現得旗幟鮮明、淋漓盡致。比如《國旗傲立廣寒宮》一文,作者在述說了嫦娥五號實現了五星紅旗在月面首次“獨立展示”之后,情不自禁心潮激蕩:明月啊明月,當你回想起幾千年來日日夜夜看到的人間煙火,目睹神州大地“換了人間”偉大的歷史變遷,當你懷抱著五星紅旗一睹她的風采的時候,你怎能不為之心潮難平,而倍加生輝?
一輪皓月冉冉升起,把一片清輝灑向人間。今晚,在其冰清玉潔的嬌容中閃爍著的唯一奪目的色彩是“中國紅”;在其廣袤蒼茫的大地上跳動著的唯一的一顆心是“中國心”……瞧,寫得何等好!只有飲水思源心存感恩的人士,才會發出這樣的心聲,并且引發人們強烈的共鳴。
三是文筆清新?v觀整部《煙雨人生》--有散文、隨筆、游記,也有報告文學和雜文時評,給我一個深刻的印象是:本書作者具有豐厚的古典文學素養,掌握了自然親切、娓娓道來的筆法。在他的筆下,雖說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藻和玄虛的修飾,但其對于歷史人文、經典詩詞心領神會的旁征博引,用真切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就平添了一種親和樸實、喜聞樂見的藝術魅力。
作者孫秉偉是個有心人,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或因工作、或去旅游到過一些地方,參觀當地的風景名勝,采風斯時的風土人情,往往會使他聯想到歷史和現實,發思古之幽情,澆心中之塊壘。請看這篇《西子湖秋游遇雨》,寫他在赴杭州游西湖時,突逢落雨,立時引發了許多遐思:
倏地,我恍惚見到許仙和白娘子從雨幕中的斷橋走下來。眉清目秀的許仙帶著善良懦弱,“綽約有絕代之色”的白娘子嬌艷俏麗,偎依在許仙身旁纏纏綿綿,狡黠慧捷的小青如嬌花軟玉,緊隨其后!爱嬛腥恕睘闊熡晡髯雍教砹艘坏赖漓n麗的風景線,讓人如癡如醉……
還有《兩顆璀璨的星辰》一文,是其專門到省城濟南去參觀拜謁“李清照紀念堂”和“辛稼軒紀念祠”之后的感嘆。是啊,熟悉宋詞精華的人誰不知曉山東“二安”呢?!“千古才女”李清照,人稱易安居士;“文武雙全”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他們既是山東文壇的驕傲,又是華夏詩詞的代表之一,其中文化營養滋育著一代代后來人。當分別歌詠了兩位大家之后,作者寫道:
走出稼軒祠,夜已降臨。泉城燈火通明,車水馬龍,真乃人間樂土。抬頭望去,郎朗秋月,滿天星辰。我憧憬著在那燦爛的星河里,李清照、辛棄疾的名字與其流芳百世的詞作,已經化作了兩顆璀璨的星辰,與日月同輝。一詠三嘆,余音繞梁。類似文章在《竹里花間的人生韻味》《嶗山太清宮之秋韻》《飄飄一方紅絲巾》《細雨蒙蒙花海行》《徜徉浮山槐花!返绕怖,也都有令人眼睛一亮的表述。孫秉偉特別敬仰宋代名家蘇東坡,在《披一蓑煙雨且徐行》《西子湖秋游遇雨》等文中均有提及,甚而書名也是化用了蘇子“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詞句,恰到好處。
此外,文集中還有許多說事論理、針砭時弊的即興短文,有《清風伴我好唱歌》民間合唱隊的詳情推介,有《老年人宜“慢半拍”》的生活規勸,也有《從丁祖伋“抱母求醫”所想到的》提倡“百善孝為先”的中華孝道,以及《腹有詩書氣自華》對一位老年大學教師的贊譽。
其中還有一篇《古稀同圓髫年夢——寫在“乙甲莊騎手——楚成東文學作品集”出版之際》,令我印象美好而深刻。因為,他所說得這位楚成東先生,恰恰在前不久編輯成書時,邀請我為之寫了序言,知道他們是小學同學,那時就有了一個“作家夢”。兩人保持了一生的友情,工作之余筆耕不輟,而今均成為青島市當代文學創作研究會會員,出版了自己的專著。
七歲夢想七旬圓,可謂當下文壇一段佳話。他們的經歷充分說明,“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且只要專心努力,就一定會有豐碩的收獲。而且,對于退休后的老年人來說,動腦動手,回顧平生,還可以使生活充實有意義、益壽延年,何樂而不為呢!他們為同齡人樹立了生活的榜樣。
當然,如果選文編輯時再細致一些會更好的!叭诉^七十古來稀”,那是古語,現在生活條件大有提高,八十、九十甚而百歲亦不希奇了。孫秉偉先生在七十有三年紀出版了作品文集,既有大江東去的豪邁,又有曉風殘月的深情,兄友弟恭,子孝孫賢,上可告慰二老雙親,下可傳承子孫后人,同時可讓各界讀者品讀賞析,真正是一件功德圓滿的喜事、幸事。在此我特向他和支持他的夫人、子女、朋友們,表示熱烈的祝賀!
是為序。
2022年4月于青島嶗山區
作者簡介:
許晨,本文作者系魯獎得主、中國作協報告文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原山東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山東文學》主編社長、青島市作協名譽主席、國家一級作家。著有《人生大舞臺:樣板戲啟示錄》《琴聲如訴》《第四極:中國蛟龍號挑戰深!贰陡L窖蟆贰渡胶i}東》等散文集和報告文學專著。榮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全國海洋文學大賽特等獎、山東省文藝精品工程獎、泰山文學獎等獎項。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