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2 11:31:03 來源:煙臺散文 【字號:大中小】
母親有一個寶貝壇子,圓圓的口子,胖胖的肚子,形狀似葫蘆。它不是釉里紅,也不是青花瓷,而是一個泥土色的地地道道用來腌咸菜的瓷壇子。這個壇子跟了母親50多年了,母親常常說:“這個瓷壇子真好,腌咸菜從來不臭,很少見!
自我記事起,每年收獲蘿卜芥菜的時候母親就開始腌咸菜了。一個是比這個壇子大一點的小泥缸,再就是這個瓷壇子。不過那個小泥缸愛“倒缸”,腌的咸菜會起白泡,又變酸味又有臭味,所以以后母親就不用它了,就用這個瓷壇子。瓷壇子腌的咸菜味道純正,不會“倒缸”,而且腌的咸菜還脆,吃起來咯吱咯吱的。等我們兄弟姊妹都成家立業、并且孫子輩兒也都長大了之后,母親就不用這個瓷壇子腌咸菜了,母親用它來腌鴨蛋。
先準備好黃泥巴,把鹽巴倒在一個碗里,再燒一鍋開水,等開水涼透了以后倒進黃泥巴里,調和成漿糊狀,把鴨蛋洗凈放進漿糊狀的黃泥巴里,讓黃泥巴均勻地把鴨蛋全部裹起來,然后把鴨蛋放進鹽巴里一滾,均勻地沾上鹽巴。母親小心翼翼把沾滿鹽巴的鴨蛋放進瓷壇子里,整整齊齊地一層一層地碼好,最后把壇子封起來放在陰涼通風干燥的地方。這樣腌的鴨蛋蛋黃成粉狀而且還流油,吃起來香香綿綿的感覺。蛋白的鹽味也正合適,不咸不淡,吃起來美味可口。
母親之所以這樣費工夫腌鴨蛋,是因為侄女、侄子和兒子他們都在天南海北的城市工作。一有假期,他們都會回來看望祖母。他們幼小的時候祖母照看他們都是照看寶貝一樣的,肩扛腰背的,或抱著或摟著或牽著他們的小手的,人們常說:奶奶摟孫,勝過摟金。他們幼小的心田里早就播下了和祖母之間深厚的感情了。他們來看祖母,和父母手拉著手,似乎有說不完的話。母親就想能給他們點什么東西能讓他們都喜歡呢?母親想到了咸鴨蛋。咸鴨蛋經年地放也不會變質,吃起來美味可口。鴨蛋是母親自己養的鴨子下的,鴨子吃的是糧食、蔬菜和鮮青草,沒有喂一點飼料,鴨蛋殼是淡青色,那青色毫不遜于青花瓷的青,很有一些“天青色等煙雨”的意思,而且鴨蛋的大小十分勻稱,讓人看著頓生喜愛之心。
侄女侄子和兒子他們要回來看望祖母時也都會提前告訴祖母一聲,所以母親常常會提前一天把腌好的咸鴨蛋拿出來,把黃泥巴洗凈,然后再煮熟。通常是每人給兩把,也就是20個,都一樣,不偏不向,手背手心都是肉。
也許是隔輩親的原因吧,看著他們拿著咸鴨蛋,母親的臉上會露出慈祥的笑容,似乎比喝了蜂蜜還要甜。也只有他們拿著咸鴨蛋,母親的心里才會有一絲欣慰,這欣慰來自母親腌的咸鴨蛋,來自母親的咸菜壇子。這咸菜壇子腌的不僅僅是鴨蛋,那是母親對孫子輩的濃濃愛意。
作者簡介:
王永青,煙臺市散文學會會員、《煙臺散文微刊》編委。
文化頻道意見反饋 文化熱線:0535-6785690 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712007001
網站簡介 | 標識說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法律聲明
Copyright@ JiaoD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